年度榜單給誰看

Posted on Jan 4, 2023

不記得從什麼時候開始,每年末看到各類“XX年度音樂榜單”就覺得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近兩三年尤其越發沒有動力點開去索引去聆聽。

一方面,我認爲聆聽當下的新發行是一種義務,就像是即便你不認同時代精神但既然活在當下就不得不面對現狀並盡力在現狀中嘗試開拓。新發行無論內容新不新,至少它的確是剛出爐,熱騰騰的。

另一方面,這個民主的聲音後稀缺年代,每年都會有無數的速食快餐誕生。偶爾喫兩口快餐當然未嘗不可,甚至很有必要,但當你看到貨架上全是標榜着諸如“xx神專”、“先鋒實驗必聽榜”之類的字眼時不但不會產生任何興趣,反而還會明白這文字和內容是有多割裂。

就這樣某天還是鬼使神差地點開了在“稍後讀”列表里躺了大半個月的The Wire年度榜單。The Wire早已不是曾經那個思想百無禁忌的評論雜家了,果不其然,榜單內容可以說是白人精英教科書式的人類學審美。學院派、老牌亞文化精英、“實驗流行”、以及被精細裱入框中的黑人。由於其年久的權威性,又把這種口味傾向傳遞給更多的次生大陸榜單。於是一套白人精英設計的遊戲規則就這麼建立起來了。拿此榜單對比The Wire 90到00間的任意榜單,你便能洞察到一種音樂評論生命力的消逝。當然此現狀和很多因素有關,創始團隊的老齡化乃至逝世、自身權威性的捍衛,以及最重要的,時代精神下,無論是政治還是音樂都越來越保守無趣。但人類對頻率共振天生的追求慾未停止過,你,我,他仍在黑夜中播種。

音樂評論在當下是否還真的存在?或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它以何種方式連接音樂和讀者?這是個非常深的話題,一時無法道盡。